“您好,我想來社區參加點活動。”“小同志,這個微心愿我來認領。”走進幸福社區公共服務中心辦事大廳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“好人呼喚站”,每天這里都是社區最熱鬧的地方。說起社區治理,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“上頭千條線,下面一根針”。社區事務繁雜,有老年人、殘疾人、家庭困難等各類群體需要服務,鄰里糾紛、停車難、上學放學擁堵等問題幾乎每天都在發生,管理更是難上加難。然而在銅陵市幸福社區,這一切的困難都通過“好人推評”這把鑰匙得到解決。
好人呼喚站:好人離我們并不遙遠

圖為幸福社區好人呼喚站。

圖為幸福社區道德銀行頒獎典禮。

圖為幸福社區“道德幣”。
日常生活中,很多居民都想利用業余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,卻苦于自己沒有一技之長,所以覺得當“樓道好人”“社區好人”是遙不可及的事。“其實做好人并不難,很多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的可貴之處,就在于他們把一件件小事做到了極致。”幸福社區黨工委書記、主任朱軍說。幸福社區通過好人呼喚站,為廣大居民打造一個了“好人養成計劃”:在好人呼喚站登記,成為社區“道德銀行”儲戶,只要做好事就可以增加“幸福幣”的儲蓄金額,當儲蓄達到一定額度時就可以獲得“幸福偶像”“道德富翁”等榮譽稱號,進而參加“社區好人”評選。
十大服務品牌項目:好人成為社區自治的“金管家”
居民可以在“道德銀行”做哪些好事?幸福社區組建了“十大服務品牌項目”,將社區治理的難點問題組建成項目,帶領社區居民一起解決。例如,為了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,幸福社區組建了“幸福六尺巷”項目,組織70余名志愿者成立“糾停”小組,輪流值班巡邏,對不文明停車進行勸阻,并結合實際情況對新建停車位進行選址。在“糾停”小組的努力下,今年社區新建了400多個停車位,小區停車難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。同樣還有解決學校上學放學擁堵的“幸福護學崗”,解決居民糾紛的“幸福法治超市”,提升居民科普素養的“幸福無線電俱樂部”,幫幫助未成年人群體的“幸福彩虹課堂”,幫助老年人群體的“幸福來敲門”,維護社區治安的“幸福巡邏隊”,幫助困難群體的“幸福微慈善”,鏈接企業的“幸福道德銀行”,孵化社會公益組織的“幸福益+益”。凡是參與這些項目的居民,均可在“道德銀行”獲得“幸福幣”,成為服務項目的“投資人”。從“儲戶”到“投資人”再到“道德富翁”和“好人”,這條看得見摸得著的“好人之路”充分調動了廣大居民學好人、做好事的積極性,也讓居民的事通過居民自己得到了解決。

圖為幸福社區“十大服務品牌項目”。

圖為節日期間開展“幸福來敲門”活動。

圖為在廣場開展“幸福微心愿”認領活動。
幸福之音:讓做好事成為“幸福人”的幸福事
《幸福之音》是幸福社區自創的刊物,按月刊發,上面記載著幸福社區的好人好事。這份小小的刊物將“呼喚好人做好事”的理念傳遞得更遠。“我們的居民們都以能登上《幸福之音》為榮。”朱書記介紹說。不少“能人”通過《幸福之音》聯系到幸福社區,發揮自身特長服務社會,帶領大家學好人、做好事,實現人生價值。例如社區居民邢治平,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,他在社區“好人呼喚站”的幫助下組建了“幸福社區藝術團”,曾帶領幸福社區無伴奏合唱團演唱自己的原創作品《我身邊的好人》,在全國5000多個節目中脫穎而出,入圍了“全國社區網絡春晚”。由于表現突出,邢治平很快被社區居民推選為“樓道好人”、“社區好人”,又經幸福社區黨工委推薦,在2013年當選“銅陵好人”。

圖為幸福社區自創刊物《幸福之音》。

圖為幸福社區“樓道好人”評選表彰會現場。
迄今為止,幸福社區共產生“中國好人”1人,“銅陵好人”5人,并被中央文明辦授予“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”稱號,成為了名副其實的“好人社區”。幸福社區通過開展好人推薦評議工作,用“德治”提升了居民素質,營造了健康向上、文明和諧的社區環境,各類管理難題得到有效解決,極大地推動了社區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。“我們都是幸福人,在社區做著幸福事。”社區居民小陶說,“在幸福社區,我們做的好事都是幫助我們居民自己的事,這讓我特別有成就感。”(銅官區文明辦 陳軼)